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 MP3
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
随着大家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医疗成为大家经常谈论的一大话题,不管是说看病难看病贵,还是针对目前医疗改革的针砭时弊,其实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当自己作为一名患者的时候,该怎么面对医生,用门诊那几分钟来又快又好的解决自己的问题。现在通过《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医学课程,五个问题就能教你如何有效的与医生进行沟通。
薄世宁是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
——美国布朗大学公派访问学者
——国家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现场处置指导专家
——2003年北京大学“抗击非典勇士”
——2013年国家卫计委首批赴雅安地震伤员救治专家组成员
——2016年国家卫计委赴江苏盐城龙卷风伤员救治专家组组长
他有20年重症医学的临床经验,对于“怎么让人活下来?”他有一整套方法。
据薄世宁医生讲:医生要遵守的一个原则就是——“生命第一”
生命第一怎么来的呢?它有两条医生必须要做的事情:
第一、就是要收集信息,无论你在门诊做核磁、CT、化验检查、尿常规、便常规、化学肝肾功能,这些都叫收集信息。信息收集越全面,治疗成功率越高。
第二、就是治疗。治疗在ICU医生来讲,只有一个,就是救命,先维持基本的生命体征。
什么是基本生命体征?
维持生命重要的就是心律、血压、呼吸。ICU的医生只要掌握了这些关键点,就为病人下一步治疗提供了最重要的契机。
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困扰就是和医生交流时间太短,交流不充分,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我也听不懂医生说的话。
5个问题和医生高效沟通
1.这个检查或者治疗有必要吗?
2.这个检查或者治疗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因为我们知道任何治疗都有不良反应发生,比如说你在进行穿刺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平常做胸穿、腹穿的时候,尽管我已经做了超声定位,都有可能会发生穿刺其他脏器的不良反应。
3.这个检查和治疗有什么副作用没有?
提到副作用,你可能会觉得怎么医学还会有副作用呢?实际上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的发生,只要是有治疗的效果,就一定有副作用,我们今天在手术室讲到手术。再好的医生,国家再有名的医生,他的手术精准度最高的医生,操作非常细腻的医生,无菌原则做得最好的医生,手术后仍然有可能发生术后感染。
4.也是比较关键的,就是我不做这个治疗,会怎么样?
因为有的病可能有的时候就是为了安慰病人的心理,就是给一定的治疗。我不做会怎么样?也许我不做和做是一样的,那我为了减少它的副作用,我就可以选择不做。
5.也是非常非常关键的:还有没有其他的可选的可替代的治疗方案。
如掌握这样五点,我们和医生沟通就可以做到非常流畅,实际上医生也最喜欢这样懂得沟通的病人。
因为这样沟通的话,大家才会产生效率,医生才能把在最短的时间内跟你进行最有效的沟通,从而做到最好的治疗。
医患共同决策减少失误
个人选择都会遇到人性的弱点,越是在疾病状态下,越容易出错。
比如,在肾结石疼痛难忍的时候,有些人甚至切掉肾的心都有。
所以,共同决策,保持理性思维,发挥各自的优势,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问题。
选择的核心,是根据当下的信息、概率,和病人期望,作出最理性和最客观的判断。至于结果如何,并不完全是决定决策是否正确的依据。
很多时候选择没有对错,也没有通用原则。
主管医生是支持你的第一人选
所以,在决策的时候,寻求支持的第一人选,不是你的医生朋友,而是你的医生。
医生朋友可以给出某些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在时间非常充裕,病情非常稳定,有很多选项的时候起到支持作用。医生朋友只能是我们寻求支持的第二人选。
患病期间,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痛苦和压抑的过程,还要不断地选择下一步治疗,比如癌症的长期治疗。
所以,选择具有正能量的社会团体或者志愿者机构,对于长期的治病有很好的支持作用。这是我们寻求支持的第三人选。
在疾病面前,相互的鼓励和支持,正向的安慰,能引导病人得到更好的康复。
《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这门课讲什么?
它不是零散的医学知识,是融合了整个医学智慧,不是对医学的科普,而是提炼出背后的认知。
我们如何学得懂《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这门课?
这里有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每个人都吃过药,一个小药片几块钱、贵的几百块钱,这个药片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是一个知识体系的物质载体。你看着是一片药,它背后是整个医学知识共同体对于某个疾病的认知。
药物就是医学知识的这样一个载体,同样的,《医学通识50讲》的心法也是用的载体的心法,把医学浩瀚的知识海洋,它的认知体系、它的知识体系,我们用载体,用《医学通识50讲》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大家获得最大的一个收益。
医学存在的终极理由:生命第一
1. 医学保障不了人类物种的延续。 2. 医学存在的终极理由是生命第一。 3. 生命第一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活着、尊严、意义。
疾病与人终生相伴
1. 疾病和感觉没有必然联系。 2. 疾病和健康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疾病和健康是可以共存的。 3. 疾病也有价值,疾病可以刺激人体免疫,可以成为进化的动力,推动整个物种进化。
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
1. 人体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2. 自我修复缺失,医疗也无能为力。 3. 医疗的作用是为自我修复提供时间,创造条件。
医学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性格
1. 医生的态度不是判断人文的唯一标准。 2. 真正的人文,要有科学基础。 3. 真正的科学,要考虑病人的整体。
医患之间不是甲方乙方,而是联盟
1. 医疗过程的实质不是消费。 2. 治病更像过河,医患关系的本质是联盟。 3. 联盟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决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疾病是人类进化的遗产
1. 进化不能消除疾病,很多病反而和进化有密切关系。 2. 进化的三个不完美和疾病密切相关:器官性状的不完美,适应的不完美,需求和能力匹配的不完美。
病因追寻:疾病认知的历史演化
1. 用神鬼解释病因是蒙昧的神鬼巫术,不是医学。 2. 四体液学说用哲学思辨解释疾病,也没有带来突破。 3. 现代医学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找病因。它相信任何病都有病理基础,这为解释一切病带来了希望。
病与症:为什么这些“病”不用治?
1. 疾病带来的症状,绝大多数时候是提醒、是保护。 2. 症状和疾病应该区别对待。病要治,症状只能适度干预。
代偿:疾病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突然发现的
1. 代偿是人体面对持续损伤的一种妥协机制。 2. 代偿让器官满足基本功能,却掩盖了症状。 3. 针对慢病,我们可以主动筛查,阻断发病环节,放大代偿。
内共生:认知疾病的新角度
1. 人和体内的细菌是相爱相杀、互惠互利的内共生关系。 2. 打破内共生,会带来很多病。 3. 重建内共生可以治疗或者预防很多疾病。
健康的底层逻辑:人体免疫
1. 零免疫意味着疾病和死亡。 2. 人体免疫认不出“坏人”,把“好人”当“坏人”,认出来但是打不过“坏人”,是发病的三个原因。 3. 通过打疫苗,保护内共生,得小病,可以提高免疫力。
诊断:假设与验证的循环
1. 诊断是一个提出假设,收集证据,验证假设的不断循环。 2. 高手必须具备三个能力:一定的知识储备,始终保持开放的思维,发现和利用反常疑点的能力。
治疗:医学目标与患者需求的互动
1. 任何治疗的核心问题都是先定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开展治疗。 2. 治疗目标必须基于患者需求。 3. 治疗的本质就是用客观的、可量化的医学目标去匹配患者需求。治疗的过程是医学目标与患者需求互动的过程。
临床诊治指南:是地板,而不是天花板
1. 指南适用于大多数病人。它用规范降低水平差异,用科学保证疗效,控制风险。 2. 指南制定的基础是证据,会随时更新和迭代。 3. 灵活运用指南,可以给病人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
药:医学解决方案的物质载体
1. 药是医学解决方案的物质载体,它背后是整个医学认知体系。 2. 认知越来越深入,是增加有效性,降低不良反应的核心。
医院:医疗服务最高效的组织形式
1. 医疗服务要解决两个问题:服务质量、服务效率。 2. 医院高度分工协作,才能汇聚前沿技术解决难题。 3. 医院让能量高效匹配利用,让信息充分流动传承。医院是医疗服务高质、高效的组织形式。
公共卫生:性价比最高的健康工程
1. 公共卫生利用公共管理机制,保证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2. 建立公共卫生体系,付出过血的代价。 3. 公共卫生三个特点:效益非即时显现,群体利益和个体风险的权衡,性价比最高。
癌的生成机制:同归于尽的疯狂跑车
1. 癌症就像一辆“疯狂跑车”,它有六个环节: (1)图纸错误。癌基因造出了癌细胞; (2)自检体系失效。癌细胞赖着不死; (3)癌细胞有丰富的血管和独特的能量利用系统; (4)免疫逃逸,癌细胞躲过了警察; (5)篡改里程,拒绝报废; (6)导航错乱,同归于尽。 2. 癌症的所有治疗,都是针对这6个环节。
癌症:时间的老朋友
1. 引起癌症最大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年龄越大,患癌风险越大。 2. 细胞分裂会带来基因突变,生命就是一种癌前状态。 3. 既然年龄因素无法改变,通过避免其他危险因素,仍然可以减少相当比例的癌症发病。戒烟、戒酒、减肥、多运动、多吃全谷物食品、蔬菜、水果、豆类,少吃糖、少吃红肉(比如猪肉、牛肉、羊肉)
冠心病:不只是器官问题,而是全身病
1. 冠心病的风险因素包括遗传、年龄、吸烟、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 2. 改变生活方式加药物,这种全身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根本。 3. 介入手术和搭桥手术在关键或者病变严重的时候可以救命
心身疾病:不仅是心病,而是真病了
1. 心身疾病的三个环节:应激,心理变化,躯体疾病。 2. 不同性格的人,心身疾病发病风险不同,容易发生的病也不同。 3. 治疗应该心、身同治
医源性损害:制度才能让它最小化
1. 医源性损害分为两种:医疗事故和医疗局限性的代价。 2. 通过制度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3. 更多的医源性损害是医疗局限性的代价,要通过整体认知水平提高来降低。
疼痛:不仅是症,还可能是病
1. 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具有客观的神经传导通路。 2. 急性疼痛是症状,慢性疼痛是病。 3.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疼痛不能忍,需要科学治疗。
衰老:老不是问题,衰才是关键
1. 衰老的本质不是年龄增长。 2. 衰老的机理分为三个层面:基因损伤,细胞功能异常,自我修复能力下降。自我修复能力下降是衰老的本质。 3. 运动、节食、戒烟限酒,有助于延缓衰老。
疫苗:对抗疾病的新逻辑
1. 疫苗的工作原理:用生小病来预防大病;不得病也能防病;疫苗在未来还可以治病。 2. 疫苗安全源于原理,安全源于设计,安全源于覆盖。 3. 虽然疫苗永远做不到100%安全,但是可以越来越安全。
静脉输液:给药途径的新思路
1. 静脉补液诞生于霍乱,它是一个新的能量投放系统。 2. 新技术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打开新思路的过程。
麻醉:不疼,才有无限可能
1. 疼,阻碍了外科手术的发展。 2. 不疼,带来了复杂、精细的外科手术,还带来了其他治疗技术的发展。 3. 不疼,体现了医学伟大的人道主义关怀。
X射线:最小干预获取信息的新起点
1. 医学永远面临一个矛盾:活体信息采集与付出代价之间的矛盾。 2. X射线大大缩小这个矛盾,它是用最小干预获取信息的新起点。 3. 只有让X射线对人体干预最小,才能让X射线技术广泛应用。精准干预X射线的能量,又带来疾病治疗的新手段。
护理:既是医嘱执行者,又是安全代言人
1. 南丁格尔用数据说明了专业化护理的重要性。她开创了现代护理专业。 2. 护理是一门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学科。 3. 护理有三个重要作用:保证医疗质量,体现医疗体验,医疗安全的代言人。
抗生素:物种竞争关系的巧妙利用
1. 青霉素的发现虽然是偶然,但它是巧妙地利用了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 2. 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菌群紊乱、真菌感染。 3. 正确对待抗生素的态度:感染性疾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同时鼓励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
呼吸机:热修复的新起点
1. 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告诉我们呼吸支持的重要。 2. 保证人活着的同时让人体修复,是医学上的热修复。 3. 热修复的三个层面:器官支持、降低功能、器官替代。
癌症的免疫疗法:激发生态韧性
1. 科利医生为癌症免疫疗法作出了初步尝试。 2. 斯坦曼告诉我们,要想杀“敌”,就要首先认出“敌人”。 3. 癌症免疫疗法的工作原理是,从外部干预,转为增强内力。内力就是人体免疫。 4.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的恢复告诉我们,要对自身的修复保持信心。人体免疫就是伟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氯丙嗪:精神病治疗的第一道曙光
1. 精神和肉体不是两个完全独立存在的东西。 2. 从控制因果,到阻断因果链条,这是医学对疾病认知的进步。 3. 氯丙嗪是科学的人道主义。
脑死亡:重新定义生命终点
1. 脑死亡作为死亡的诊断标准更科学。 2. 脑死亡与植物人的区别,是生与死的区别。 3. 脑死亡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循证医学:如何获得最佳治疗方案?
1. 综合现阶段能够获得的全部证据,才能得出最佳治疗方案。 2. 循证医学就是证据+医生经验+患者意愿,核心是证据。 3. 循证医学的五级证据依次是:个人经验,前后对比,对照研究,随机对照,荟萃分析。
避孕药:把女人的身体还给女人
1. 口服避孕药,让生育和性爱分割。 2. 专业助产技术,让生育和死亡分割。 3. 冻卵技术,让生育和年龄分割。
诺贝尔奖:所有的科学奖都是医学奖
1. 所有自然科学的进步,都终将为医学所用。 2. 基础研究是地基,临床项目是应用。基础越扎实,临床就越可靠。 3. 微观是宏观的基础,医学研究越深入越微观,也就为认知和治愈疾病带来了无限可能。
希波克拉底:2500年前的誓言为什么今天还在用?
1. 希波克拉底废巫立医,他被称为“西方医学之父”。 2. 医生作为一门独立职业诞生的标志有三个:疾病观形成,医学技术出现,行业规则确立。 3. 《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行业自律,它成为医生的行业准则和道德规范。
奥斯勒:实践为什么成为医学的核心理念?
1. 奥斯勒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的医学教育制度。 2. 实践可以架起理论和诊断、治疗之间的桥梁。 3. 实践是临床医学的核心理念。
奥斯勒医生70岁的时候死于肺炎,按照他的遗愿,奥斯勒的遗体供年轻医生解剖。这是他为培养年轻医生,做出的最后努力。
奥斯勒说:“就我个人而言,我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把临床体系与学院的实习教学结合起来。我的墓志铭不要别的,只说我在病房中教导学生即可。因为到目前为止,在我的心目中,这是我做过最有用、最重要的事。”
福斯曼:医疗禁区是如何一个一个被打破的?
1. 凡是科学问题,凡是对病人有益的,尽管是禁区,都需要有人探索。 2. 医学探索面临三个困境:技术规范困境,伦理规范困境,特殊情况下的现实困境。 3. 对特殊的现实困境制定特殊政策,是医学科学和人文的体现。
塞麦尔维斯:如何纠正体系的无知之错?
1. 无知之错是没有掌握正确的知识,导致犯错误。 2. 科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体系的无知之错。 3. 提高认知水平,是解决无知之错的根本方法。
伍连德:公共卫生如何战胜大规模传染病?
1. 伍连徳医生在非常落后的条件下,用科学方法战胜鼠疫,为人类战胜大规模烈性传染病提供了宝贵经验。 2. 在突发、不明原因的大型传染病早期,即便在不能了解病原体的前提下,按照科学的群体防控流程,就有助于控制疫情。 3. 控制大规模传染病的原则: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林巧稚:为什么现在女医生那么多?
1. 林巧稚医生是中国医生和中国女医生的典范。 2. 在以前,女性从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3. 今天,越来越多的女医生正在发挥着突出的贡献和作用。
精进第一关:少即是多
1. 繁冗和复杂未必带来好的结局。
2. 少即是多,是医生成长必须要过的第一关。
3. 做到少即是多的三个方法:寻求杠杆解(找到一个关键节点,用最小的干预获得最佳的效益,而不是全面处理症状),寻找最小代价,终局思维(从终点出发考虑问题,来决定当下的选择)。
精进第二关:在信息不完备下快速决策
信息不完备下的快速决策,由4条原则组成:
1. 唐僧原则,先保命,把紧急事件转化为常规事件。
2. 第一张骨牌原则,找到复杂问题的关键点。
3. 马蹄声原则(如果你听到马蹄声,先想马,不要猜斑马),按照概率大小考虑问题。
4. 高尔夫原则(想要球最终进洞,都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挥杆角度和站立的位置),不断校正,避免主观错误。
精进第三关:克服不理性的冲动
1. 情感过于强烈会带来不理性。
2. 不理性在医疗过程中会引起思维窄化。
3. 正确转换理性思维和不理性思维,是医生要过的第三关。
健康的智慧:把自己挡在去医院的路上
1. 多数慢性病出现症状之前的因果关系链条可以概括为:高危因素—修复、代偿能力下降—疾病隐性期。
2. 针对第一个环节:预防或者治疗慢性感染,避免高危行为,健康饮食。针对第二个环节,可以适度节食,运动。针对第三个环节,可以进行科学的筛查。
聪明的患者:会知情、会选择、会寻找支持
1. 决策体系的三个环节:知情、选择、寻求支持。
2. 五个关键问题可以帮助医患共同决策。
3. 寻求医生的支持有利于作出最佳选择。
最后的告别:还有更好的选择
1. 正确认识死亡可以让人实现有尊严的死亡。
2. 自己的成长、社会的支持、医学的温情是让死亡质量提高的解决方案。
3. 善终的含义包括6个层面,缓和医疗和生前预嘱是目前做到善终的有益尝试。
一、无痛苦的死亡
二、公开承认死亡即将到来
三、在家中去世,有家属和朋友陪伴
四、“明明白白”地死亡,内心冲突和未尽事宜都得到了解决
五、认定死亡是个体的成长过程
六、与个人的爱好和与特征相符合的方式死亡
医学的未来:继承与叛逆
1、医学永远是为人服务的,这一终极目标永存。
2、医学研究的方法,永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科学方法永存.
3、医学带给咱们的希望永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蓝光资源网 » 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 MP3